当摄影师放下相机的时候,朱一龙会习惯性地走到屏幕前确认成片。工作人员常常会听到身边的他低声问着“背是不是还不够挺直”或者是“眼神应该可以再狠一点”。
这是一个种种观念与看法都存在着错位的时代。你如何看待自己,别人如何看待你,几乎时时刻刻处于并不对等的状态下。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,纠结与困顿就会少一些,做选择的时候,干扰你的因素也会相应减少。以上这些,现在的朱一龙,已经渐渐明白了。
凡是与朱一龙打过交道的人都有一个共识:他是个话很少的人。即使已经出道11年,拥有2400万的微博粉丝,被外界间歇性放到“流量”和“演员”两个类别里,他仍然保有十年如一日的寡淡生活:拍戏、休息、打球和极少数的社交。
安静是我对朱一龙的第一印象。不过分客套,也不过分矜持,回答简明扼要。他似乎已经学会了 避免大而无当的表述 —— 在采访过程中,他并没有甩出过什么机锋一闪的点睛之笔;但他描述的是自己,直白、带着毛边,未经深思熟虑,有活生生的气息。
对话朱一龙
农历庚子鼠年春节伊始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。武汉告急,湖北告急,全国告急。作为土生土长的“武汉伢”,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,朱一龙的内心经历着紧张、担忧,也每天都充盈着满满的感动。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,为家乡送去祝福,加油打气。
朱一龙在2020年的春天,好像掉进了一个回圈里—— 伴随着生活节奏变化而来的,还有寻不到源头的疲惫和焦虑,在松散下来的时间里, 身体内始终拧着一股对梦想的实践力。
毫无意外,朱一龙和许多媒体形容的一样:寡言、内敛、含蓄、腼腆。回答完问题,总是露出一个温柔的笑,脸庞清瘦,长睫闪动,眼神真诚。
“战士们打仗是为了什么?是为了家人,为了祖国,为了大家能过上平凡的生活。”
“那你性格像水的地方?”
他说不上来,“我也不是很柔软。”